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29卷  第5期

先进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专刊——献礼北科大70周年校庆

客座主编:王新东,于然波,詹纯,王伟

为庆祝北京科技大学70年华诞和其新成立的储能科学与工程系,《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期刊出版“先进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献礼北科大70周年校庆”专刊。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受邀分享他们在电化学储能材料、电化学储能器件及系统、可再生能源制氢、车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和综述。专刊包括16篇文章,其中,1篇来自物理所陈立泉院士课题组,1篇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吴峰院士课题组。这些原创论文为能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瞻望。

显示方式:
编者按:先进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专刊——献礼北科大70周年校庆
王新东, 于然波, 詹纯, 王伟, 刘轩
2022, 29(5): 905-908. doi: 10.1007/s12613-022-2490-8
摘要:
储能技术面向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服务于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储存、转换及应用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技术核心。近年来,以电储能、热储能、氢储能等为代表的先进储能技术推动着高效储能系统逐步成熟。同时,包括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熔融盐材料,储氢材料等在内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和储能材料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庆祝北京科技大学成立70周年和其新成立的储能科学与工程系,经协商,由《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期刊出版“先进储能技术及关键材料”专刊。来自中科院物理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过程所及北京科技大学等研究机构的顶尖科学家受邀分享他们在电化学储能材料、电化学储能器件及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和展望;来自加拿大、丹麦和韩国的世界级科学家受邀分享他们在可再生能源制氢、车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和综述。 专刊包括了16篇文章,其中,1篇来自物理所陈立泉院士课题组,1篇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吴峰院士课题组。所有论文围绕电化学储能和氢能储能的先进材料和器件,包括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寿命的材料设计和开发、对相关系统的描述和基本理解、以及电池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这些原创作品为了解先进储能材料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提供了见解。 北京科技大学新成立的储能科学与工程系以“厚基础、重实践、深融合、强创新”为培养理念、以“电化学储能、先进储能材料、工业储能和智慧储能”为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特色、以“电储能、热储能、氢储能及碳中和”为储能化学与物理交叉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构筑“四纵四横”的储能新格局。储能专业与学科方向致力于规模化基站储能破解可再生能源的“时空转移”、新能源车移动储能推动终端用能去碳化、工业储能破除行业能源壁垒、智慧储能重构我国能源体系。 客座编辑们希望通过本期专刊,为先进储能技术及储能材料提供一个广阔的视角,以期促进化学家、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与交通运输、电力工业和冶金工业等用能企业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我们衷心感谢所有作者和审稿人以及期刊编辑团队对本期特刊的奉献和大力支持。
研究论文
LiMn2O4正极材料表面基于自偏析效应的包覆与掺杂一体化
尚怀芳, 夏定国
2022, 29(5): 909-916. doi: 10.1007/s12613-022-2482-8
摘要:
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便携式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中重要的储能设备,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含钴或镍的层状正极材料具有高容量和高的工作电位,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高能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之一。 然而,由于钴和镍的成本高、资源有限,因此,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尖晶石锰酸锂(LiMn2O4)由于结构稳定、安全性好、运行电压高、成本低,成为商用可充电储能正极材料的主流。然而,由于Jahn–Teller效应引起的锰溶解导致LiMn2O4的容量衰减致使其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中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本文报道了通过Sn的自偏析在LiMn2O4中同时实现包覆和掺杂的结合,通过俄歇电子能谱和软X射线吸收谱的研究表明:包覆层为富Sn的LiMn2O4,而在体相中则有少量Sn掺杂。该整合策略不仅可以缓解Jahn–Teller扭曲,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锰的溶解。改性后的材料在25°C和55°C条件下测试,其初始容量分别为124 mAh·g−1和120 mAh·g−1,循环50周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1.1%和90.2%。这种新型的材料加工方法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研究论文
无钴富锂正极材料的氟化锂包覆改性研究
刘伟, 李金星, 徐涵颖, 李杰, 邱新平
2022, 29(5): 917-924. doi: 10.1007/s12613-022-2483-7
摘要:
铁取代的无钴富锂锰基层状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首圈库伦效率低、电压衰退和容量衰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商业化应用。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通过高温熔融法在Li1.2Ni0.15Fe0.1Mn0.55O2颗粒表面直接包覆LiF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其中,表面包覆0.5wt%的LiF能显著提高其在高电位下的循环稳定性,在0.1 C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248 mAh∙g–1,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0.2%,放电平均点位衰减量仅为0.25 V,均远优于未包覆的材料。此外,表面包覆0.5wt%的LiF的材料的热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Tonset从238C提升到274C,且放热量减少。分析结果表明,将阴极/电解质界面(cathode–electrolyte interphase, CEI)的主要成分LiF引入到正极材料表面,可以诱导在正极/电解质界面形成一层厚度约3 nm、均匀稳定的CEI膜,有效保护正极免受电解质的侵蚀,减少了过渡金属溶解,有效抑制了材料不可逆相变,并显著提升热安全性,为界面修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特约综述
镍基氧化物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综述
王立帆, 王京玥, 王磊莹, 张明俊, 王睿, 詹纯
2022, 29(5): 925-941. doi: 10.1007/s12613-022-2446-z
摘要:
镍是一种重要的第一过渡系金属元素。镍基正极材料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从最早的镍基碱性电池(例如镍铬、镍铁、镍锌、镍氢电池等)中的氢氧化镍电极,到现在主流的锂离子电池中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镍基碱性电池早在1900年被发现,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成熟的镍-金属氢电池已经大规模应用于日本丰田普锐斯电动汽车上。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日本索尼公司首次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并很快代替镍氢电池成为移动电子设备的主要二次电源。由于早期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钴酸锂作为正极材料,因此镍基材料在二次电源中的应用短暂的减少。然而近年来,以镍为核心组分的高镍三元材料以其高能量密度的优势成为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镍重新成为二次电池科研和产业的关注中心。镍基正极材料的核心优势在于镍离子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同时镍在地球中储量相对比较重复因此成本较低。因此,本文主要总结镍基正极材料在二次电池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介绍第一过渡系金属元素镍的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以此理解镍离子作为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氧化还原中心的优势;接下来,介绍镍基碱性电池中氢氧化镍电极的结构、反应机理以及性能提升方法;随后,我们介绍锂离子电池中的镍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主要集中介绍镍酸锂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结构和主要问题和挑战等,重点讨论高镍三元材料中镍元素影响高镍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机制和解决方式。本文将传统的碱性电池与当今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结合,旨在提供新的思路将具有百年历史的镍氢电池氢氧化镍正极材料结构设计方法应用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设计和开发中,从而进一步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镍基二次电池。
研究论文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修复技术的环境和经济评估
林娇, 吴嘉伟, 范二莎, 张晓东, 陈人杰, 吴锋, 李丽
2022, 29(5): 942-952. doi: 10.1007/s12613-022-2430-7
摘要:
现有再生回收技术存在对健康状态较差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再生效果差、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在这项工作中,提出了一种针对性的补锂修复技术,以提高再生钴酸锂正极材料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锂添加量对再生钴酸锂材料有明显影响,再生钴酸锂正极的锂/钴摩尔比均大于0.9,完全消除了失效材料中由于LixCoO2分解而形成的Co3O4杂相。与商业LiCoO2材料相比,修复材料在1 C(1 C = 150 mA·g−1)和10 C下都表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更低的电化学阻抗和更快的Li+扩散速率。Li1.05CoO2正极具有更高的Li补充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与火法和湿法回收工艺相比,固相烧结修复工艺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明显减少。
特约综述
金属锂负极的电解液和集流体设计
张思蒙, 杨高靖, 李晓芸, 李叶晶, 王兆翔, 陈立泉
2022, 29(5): 953-964. doi: 10.1007/s12613-022-2442-3
摘要: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大规模储能系统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锂金属负极因其具有高理论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不可控的锂枝晶的生长阻碍了锂金属负极的应用。枝晶生长可能导致内短路、严重的副反应和死锂的形成。因此,迫切需要使锂金属的生长可控。本文总结了我们课题组通过优化电解质组分和设计集流体来抑制枝晶生长的一系列工作。首先,我们阐明了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是导致碳酸酯类电解液中锂沉积电位下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了LiPF6–LiNO3双盐电解液和LiFSI-碳酸酯电解液来稳定锂金属负极的SEI膜。此外,我们通过设计集流体的结构和材料来实现可控的锂沉积,包括多孔集流体中的选择性锂沉积、亲锂金属引导的锂沉积和碳化铁诱导的纳米空腔中的欠电位锂沉积。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特约综述
先进原位表征技术解码锂电池
杨梅, 毕如一, 王江艳, 于然波, 王丹
2022, 29(5): 965-989. doi: 10.1007/s12613-022-2461-0
摘要:
现代社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要求开发更高效、更经济的储能系统,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多种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锂电池的原位表征不仅能够表征电池关键部件静态信息,更为关键的是能够捕获充放电动态变化中材料电化学行为和多尺度结构演变过程,从而在微观、介观和宏观尺度上将电化学过程与组成、微观形貌、相结构等关联起来,为理解电池失效机制、新材料设计和开发、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提供帮助。鉴于这一目标,锂电池原位表征技术和应用取得了巨大进步,包括原位电池装置设计,用于监测电极材料结构和操作条件下的表面/界面化学演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电池原位表征的研究进展,在单一原位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多模态耦合表征的特点、现状,虽然多模态耦合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它能更高效地表征锂电池中的多尺度结构和组成演变规律,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突破不同表征技术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差异,获得时空匹配信息是多模态耦合的关键和难点。基于代表性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成分,系统地讨论了原位表征技术如何揭示不同电极体系的电化学过程和基本机理。最后,我们综合分析了锂电池原位表征所面临的挑战,未来的机遇和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未来锂电池的发展,加速下一代电池的商业化。
特约综述
锂–硫电池硫正极的金属磷化物和硫化物催化载体
高睿, 王振宇, 刘胜, 邵光杰, 高学平
2022, 29(5): 990-1002. doi: 10.1007/s12613-022-2451-2
摘要:
特约综述
全固态锂电池中高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界面问题综述
王晶, 赵尚骞, 唐玲, 韩富娟, 张一, 夏一冕, 王力军, 卢世刚
2022, 29(5): 1003-1018. doi: 10.1007/s12613-022-2453-0
摘要:
全固态电池在高比能量和高安全性方面有很大潜力,这成为了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全固态电池中,高镍三元材料和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匹配有待解决。本综述总结了全固态电池中高镍三元材料和无机固体电解质在充放电和循环过程中的界面反应以及机械接触问题。本文提出,高镍三元材料和无机固体电解质在空间上的均匀接触以及固体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是影响高镍三元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复合电极中的高镍三元材料和固体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反应和接触损耗直接影响了离子和电子进入活性材料的通道。因此,在高镍三元材料表面构建缓冲层可以防止活性材料和电解质之间的直接接触,减缓它们的界面反应。适当的缓冲层也可以通过减少高镍三元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来减缓界面接触损失。最后,为实现高镍三元材料全固态电池的发展愿景,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开发高镍三元材料和无机固体电解质的电化学体系;(2)阐明高镍三元材料和无机固体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和电极过程的基础科学,阐明两种材料之间的界面化学和电化学反应的机制,并解决内在的安全问题;(3)加强对高镍三元材料和固体电解质复合电极的工程技术及其制备方法的开发,促进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
特约综述
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力学-电化学耦合设计进展
李娜, 杨双权, 陈浩森, 焦树强, 宋维力
2022, 29(5): 1019-1036. doi: 10.1007/s12613-022-2486-4
摘要:
随着可穿戴以及柔性电子设备的出现,柔性锂离子电池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开发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机械稳定性和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锂离子电池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关于柔性锂离子电池的设计优化方法复杂多样,比如电极材料优化和结构设计。然而,理想的柔性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评价方法必须同时考虑力学和电化学等多种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从力学和电化学角度综述了柔性锂离子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首先,从柔性材料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阐述了柔性锂离子电池设计方法的最新进展。其次,从几何参数、数值理论模拟以及动力学分析三方面综述了柔性锂离子电池的评价方式的研究进展。然后,基于现有柔性离子电池设计制造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柔性锂离子电池未来发展方向和存在的挑战进行了展望。最后,从基于动力学过程分析了力学变形与电极过程之间的关系。本综述和展望对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助于缩小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之间的差距。
特约综述
钾离子电池层状负极材料的最新进展与展望
郭轲, 王伟, 焦树强
2022, 29(5): 1037-1052. doi: 10.1007/s12613-022-2470-z
摘要:
钾离子电池(potassium-ion batteries, PIBs)又称“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继承者”。相对于昂贵且分布不均匀的锂盐等电极材料,钾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丰富且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合适的负极材料是钾离子电池实现高效的能量存储的关键。二维(2D)层状负极材料具有可调控的层间距离、易于参加反应的比表面积和更多活性位点,同在钾离子的电池的实际应用中该类电极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优异的可逆容量。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简要总结了二维层状碳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和硒化物材料以及MXene材料中K+的存储行为,就选择和优化合适的二维负极材料以实现理想的电化学性能提出了几点建议。
研究论文
水系锌金属二次电池中稳固的ZnS界面相研究
熊凌云, 付豪, 韩伟伟, 王慢想, 李京伟, Woochul Yang, 刘桂成
2022, 29(5): 1053-1060. doi: 10.1007/s12613-022-2454-z
摘要:
水系锌金属电池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安全性等优点,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水系二次电池之一。但锌金属在充放电过程中遭受到严重的析氢反应、自腐蚀和枝晶生长等缺点,会严重降低电池使用寿命和充放电效率。本文旨在通过低温液相氧化和低温气相硫化的方法在锌金属表面构筑ZnS钝化层,并在合成过程中通过控制氧化时间进一步合成ZnS厚度可控的Zn@ZnS电极。与传统高温气相合成相比(温度>350°C),本文采用低温(160°C)温和的合成方法不仅能实现ZnS厚度可控,并且还能有效避免高温下锌金属的老化。其次,得益于ZnS钝化层的化学稳定性,所制备的Zn@ZnS电极化学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表现出良好的防腐性能和抑制析氢反应性能。同时,ZnS层中的Zn–S键存在电荷分布不平衡现象,在电镀和剥离过程中能够诱导锌金属均匀生长,从而抑制循环过程中枝晶的生成,进而大大提高电极使用寿命。再此,我们对ZnS厚度进行优化,发现厚度为0.75 μm 的Zn@ZnS-2电极表现出最优的诱导锌金属沉积性能,并具有最佳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最后,Zn@ZnS对称电池在0.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可循环300次,相应过电位为42 mV。Zn@ZnS//Ti半电池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可循环200次,相应的过电位为78 mV。在Zn|| NH4V4O10全电池中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
研究论文
锂离子电容器用MOF衍生硒化钼修饰的Ti3C2Tx负极材料性能研究
钟健健, 秦禄, 李建玲, 杨哲, 杨凯, 张明杰
2022, 29(5): 1061-1072. doi: 10.1007/s12613-022-2469-5
摘要:
二维碳化钛Ti3C2Tx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优异的电子电导率和高比表面积,在锂离子电容器中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然而,作为类石墨烯材料,在电化学长循环过程中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作用引起Ti3C2Tx材料的重堆叠效应,导致材料比表面积减小,增加了材料层间的电解质离子扩散距离,恶化了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因此,本文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将MOF结构衍生的过渡金属硒化物MoSe2原位引入Ti3C2Tx材料结构中,以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MoSe2材料具有特殊的三层原子层堆叠结构,其快速的锂离子扩散能力、在材料层间的支柱作用以及Ti3C2Tx材料自身的杰出导电性相互协同作用,赋予材料优异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和高容量。Ti3C2Tx@MoSe2复合材料在150 mA·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超过300 mAh·g–1,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特性,在1500 mA·g–1电流密度下具有150 mAh·g–1的比容量。同时,快速的电化学反应使Ti3C2Tx@MoSe2复合材料在2.0 mV·s–1扫速下表现出86.0%的优异电容贡献率。以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构建的Ti3C2Tx@MoSe2//AC锂离子电容器也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特约综述
氢作为可再生能源的载体助力碳中和:进展与挑战
刘轩, 刘高阳, 薛济来, 王新东, Qingfeng Li
2022, 29(5): 1073-1089. doi: 10.1007/s12613-022-2449-9
摘要:
通过氢链技术进行能量存储和转换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公认愿景,也是弥合现有技术差距以实现碳中和战略的关键。本文回顾了可再生能源框架下的氢链技术,包括水电解、储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对当前的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展望。水电解制氢作为一种能量存储技术,可以扩展达到兆瓦级别,并且其动态运行模式足以匹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水电解制氢的关键材料问题包括用于碱性电解槽的坚固隔膜、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析氧和析氢催化剂和电解槽结构材料,还包括对固体氧化物电解槽长期耐用性验证。先进高压储氢罐(高达70 MPa)的研发对未来汽车应用市场具有巨大吸引力,但仍面临关键材料与技术瓶颈。燃料电池是理想的氢燃料利用装置。质子交换膜氢氧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别成为汽车和固定应用领域的主导技术。目前,这两种技术都处于准商业化的门槛,具有经过验证的技术准备和环保优点;然而,它们仍然面临诸如匮乏的氢链基础设施、长期耐用性以及高成本等技术瓶颈的限制。
研究论文
PEM纯水电解制氢中镶金纳米粒子钛纸扩散层的高导电性研究
刘月, 黄少博, 彭善龙, 张衡, 王立帆, 王新东
2022, 29(5): 1090-1098. doi: 10.1007/s12613-022-2452-1
摘要: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 WE)技术具有制取氢气纯度高、可控范围大、工作响应快等优点,可充分适用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特点,在未来的制氢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钛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一种先进的结构材料,用于PEM水电解槽中的阳极扩散层组件。然而,钛钝化层的存在也对表面接触电阻有负面影响,因为钝化层本身是非/半导体,过度的钝化程度会导致PEM WE运行过程中较高的表面接触电阻和能量损失。因此,改善钛基扩散层的导电性和界面稳定性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采用聚多巴胺(PDA)原位还原工艺在钛纸扩散层表面制备了一种亲水、耐蚀的导电复合涂层。研究了PDA薄膜在钛纸表面的沉积时间、还原金纳米颗粒的浓度、微观形貌、组成,以及在模拟PEM水电解环境下涂层的耐蚀性、稳定性和导电性。结果表明,通过调控聚多巴胺薄膜的沉积时间和氯金酸的浓度,在钛纸面膜原位沉积金纳米颗粒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沉积PDA时间为48 h,氯金酸pH为3。涂层样品界面接触电阻可达0.5 mΩ·cm2,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解槽的欧姆损耗。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阳极酸性介质富氧高极化电位下(1.7 V vs. RHE),腐蚀电流密度为0.001 µA·cm−2。这些优异的性能与其表面结构有关: 钛纸表面亲水性的PDA薄膜,确保了混合涂层中既不存在微孔也不存在针孔,提高了耐蚀性;金纳米粒子改善了导电性,以达到理想的界面接触电阻,并进一步增强了耐腐蚀性。由于该方法操作简单,在提高PEM WE工艺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特约综述
车用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的技术进展与挑战
刘高阳, 侯法国, 彭善龙, 王新东, 方百增
2022, 29(5): 1099-1119. doi: 10.1007/s12613-022-2485-5
摘要:
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为动力的汽车因其无污染、低温启动、高能量密度、低噪声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替代传统燃料汽车的最终解决方案。双极板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部件之一,在电池堆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石墨双极板和复合双极板因其强度低、脆性高、加工成本高等缺点而受到批评。相比之下,不锈钢双极板(SSBPs)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低廉的成本和多样化的汽车应用选择,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SSBP在PEMFC工作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和钝化,导致输出功率降低或过早失效。本文综述了目前SSBPs研究中的腐蚀和钝化机理、表征和评价以及表面改性技术。展示了SSBPs的非涂层和涂层技术路线,如基底成分调节、热氮化、电镀、离子镀、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等。SSBPs的替代涂层材料有金属涂层、金属氮化物涂层、导电聚合物涂层和聚合物/碳涂层,这两种表面改性技术都可以在不影响接触电阻的情况下解决不锈钢的耐腐蚀问题,但仍面临长期稳定性、低成本可行性和批量生产工艺等限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高性能长寿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汽车用双极板的知识。
研究论文
全水解制氢用自支撑多孔NixFe–S/NiFe2O4异质结构双功能电催化剂
严文静, 张晋涛, 吕艾静, 卢宋乐, 钟怡伟, 王明涌
2022, 29(5): 1120-1131. doi: 10.1007/s12613-022-2443-2
摘要:
稳定的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催化剂是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波动全水电解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在三维碳纤维布上电沉积制备了多孔Ni–Fe金属阵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位氧化和化学硫化,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自支撑分级多孔NixFe–S/NiFe2O4异质结构双功能电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NixFe–S/NiFe2O4异质结构催化剂对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异的催化性质与其大比表面积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异质结构的协同效应、超亲水表面和稳定的自支撑结构密不可分。分析结果证析氧过程异质结构中的NixFe–S转化为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Ni3S2。与商用20wt% Pt/C||IrO2-Ta2O5相比,自支撑Ni1/5Fe–S/NiFe2O4||Ni1/2Fe–S/NiFe2O4在10-500mA/cm2的波动电流密度范围内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更低的槽电压。在500 mA/cm2的工业电流密度下,Ni1/5Fe–S/NiFe2O4||Ni1/2Fe–S/NiFe2O4的槽电压仅为约3.91 V,比Pt/C||IrO2–Ta2O5 (约4.79 V)降低了约20%。